梧桐河流域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东南缘、三江平原的西北部,鹤岗市、萝北县与汤原县境内,东、西、北三面分别与嘟噜河流域、嘉荫河流域、汤旺河流域、阿凌达河流域相邻,松花江从流域南侧流过。地理坐标为东经129°40′~130°48′,北纬47°13′~48°04′。梧桐河为松花江左岸一级支流,整个流域面积4516平方公里。
梧桐河中下游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880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现有耕地132.0万亩,其中坡岗耕地面积37.5万亩,低平原耕地面积94.5万亩。根据新华、宝泉岭、梧桐河三个农场多年统计资料,洪涝灾害是本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受灾面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宝泉岭农场53~98年统计资料,梧桐河洪水曾24次出槽漫滩,平均不到两年一次,遇丰水年甚至一年两次。位于梧桐河下游出口地带沿江涝区的梧桐河农场,受松花江洪水和梧桐河洪水两方面影响,29年统计资料发生洪涝灾害的有26年,发生机率高达90%.位于梧桐河、石头河交汇口西北三角滩地的团结涝区,西部靠邻坡岗区易受坡水侵入,东临梧桐河、南临石头河,有低洼耕地8067公顷,81年大洪涝年受灾面积7067公顷,绝产面积2733公顷,83年受灾面积7467公顷,绝产面积3600公顷,损失达3500万元。1998年洪水梧桐河堤防一处决口,淹没围困村屯6个,受灾人口2027人,淹没农田2730公顷,绝产面积1730公顷,损失粮食3700吨,经济损失总额1540万元。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已经成为振兴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1、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坡水、洪水成涝
梧桐河中下流域地处小兴安岭东缘,松花江、梧桐河下游。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梧桐河下游洪水峰高、松花江洪水长时间持续,对低平原区村屯及农田构成洪涝威胁。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1.2 水文气象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漫长干燥、严寒少降水;夏季常受太平洋北上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降水;春季多风干燥;秋季降温快,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时空分配变差大,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期间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故当地有“一年秋雨,两年成灾”之说。
1.3 土壤与地质
流域中低平原地表为厚1.5米左右的亚粘土沉积层,该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向下为深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5米左右,补充地表土层水量并阻滞地表水下渗。雨季江河水位上涨高于地面,在下层砂砾石连通管作用下,使耕地地下水层上升至地表,低洼地的地下水甚至出逸形成地表水。
1.4 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1976年以后修建了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流域内堤防工程标准偏低,不足十年一遇,堤高1.0~3.0米,顶宽仅1.0~3.0米,边坡1:2~1:2.5,堤身瘦小,断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且堤顶堤身受风雨侵蚀,损坏较严重,很多堤段前后存在坑塘等险工,甚至个别堤防堤段不封闭,河水倒灌形成洪涝灾害。沟道设计标准低,不足三年一遇,断面小,排水不畅,沟道局部段有冲刷或淤积;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超期使用,工程管理维修不善,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现有的建筑物防洪及过流能力不足,致使排水不畅。另外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待建工程较多,特别是田间工程,受到经济条件和投资力度限制,很多项目还没建,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工程应有的作用。
鹤岗梧桐河捡玛瑙位置在梧桐河
因为拣玛瑙石最多的地方,西大桥下,关门嘴子水库坝址附近,都是拣玛瑙石的好去处,玛瑙石,古称赤玉,中国尚存价值上亿元的东坡肉、小鸡出壳等四大奇石,有3个石材是玛瑙,梧桐河流域玛瑙石称北红玛瑙,亦有黄色,种水俱佳,可雕刻成人们喜欢的器件
梧桐河里还可以拣拾到红、黄、绿、黑,形态各异的肝石,深受人们喜爱
鹤岗市东山区细鳞河民俗风情园
根据查询百度地图,以及当地发布的广告信息得知,鹤岗漂流的地方就在鹤岗市东山区细鳞河民俗风情园,这也是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位于鹤岗市东北32公里处的细鳞河林场境内
1、土壤与地质状况
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蓄水量多时,就很容易形成涝渍灾害。
2、地貌特征
当所处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径流峰高流急、沟谷纵横等情况,就会较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3、气候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常常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的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在这过程期间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深圳河正源为沙湾河,发源于龙岗区南湾街道牛尾岭,由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全长37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
1%,水系分布呈扇形,主要支流有深圳一侧的布吉河、福田河、皇岗河、新洲河及香港一侧的梧桐河和平原河
流域面积为312
5平方公里,其中深圳一侧为187
5平方公里
深圳河是一条被订为香港与中国大陆的边界的河流,位于香港北区和广东省深圳市之间,罗湖桥和福田口岸边境大楼等均横跨于深圳河上
事实上,现时的边界除了深圳河外,还有沙头角河和中英街
深圳河于历史上称为明溪,自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起,更改称为深圳河,作为英国租借香港新界部份的99年界限时期的界河
深圳河是香港最长的河流
上一篇:c7娱乐官网下载app下载梦三国2(梦三国2怎么创建黑暗黄巾入侵)
下一篇:没有了